一〇六、 血弱气虚,腠理开,邪气因入,与正气相博,结于胸下;正邪分争,往来寒热,休作有时,默默不欲饮食;胸胁相连,其痛必下,邪高痛下,故使呕也,小柴胡汤主之。血弱气虚,表示患者身体就比较虚弱,血不够,气也不够,腠理开,邪气因入,与正气相搏,结于胸下。体质好的人,病邪会停在表上,看到的症状是太阳证,就是桂枝汤证或麻黄汤证或葛根汤证。身体质虚弱或是女性遇到经期来,邪气会结在胸胁下方淋巴结的地方,正邪相争,会有往来寒热、休作有时、默默不欲饮食的症状。胸胁相连,其痛必下,邪高痛下,故使呕也。病邪在中焦,所以会有呕的症状,病邪在上焦淋巴系统里面,故名邪高。病人是少阳证,服用小柴胡汤之后,有口渴的症状,说明疾病已进入阳明证。阳明的主证就是渴,大承气汤也会有渴证,白虎汤也会有渴证。临床实践中随证治之即可:渴而小便不利者,是五苓散证;渴而烦热,是白虎汤证。白虎汤的发热是壮热,高烧到三九、四十度,平常的麻黄汤证、桂枝汤证、葛根汤证不会壮热至四十度;烦渴而胃阴虚者,是人参白虎汤证。胃阴虚就是胃的津液不足,可以用人参补足津液;渴而腹满者是调胃承气汤证;渴而谵语大便闭结者,是大小承气汤证;烦渴而少阳证仍在者,可用柴胡白虎汤治疗,就是小柴胡汤合白虎汤的加减;渴而少阳证仍在,大便实者,是大柴胡汤证。一〇八、一〇九,得病六七日,脉迟浮弱,恶风寒,手足温,医二三下之,不能食,而胁下满痛,面目及身黄,颈项强,小便难者,与柴胡汤后必下重不渴而饮水呕者,柴胡汤不中与也,食谷者哕。脉迟浮弱,恶风寒,手足温,说明病在太阴。医生看到手足温的症状,误诊为阳明证,用攻下的方剂治疗。脉浮弱迟,说明病人的身体虚弱,攻下的药物以寒凉为主,会减缓胃的蠕动,病人会没有食欲,胁下满痛,造成身体和面部发黄。《内经》讲五脏对应的五色:肝是青色,心是红色,脾是黄色,肺是白色,肾是黑色。看到黄色可以代表脾脏受到伤害,造血功能失调;或是急性肝炎和胆部疾病;或是三焦系统出现问题形成的黄汗。误下之后如果再服用柴胡汤,病人大便之后肛门收缩无力,会口渴,喝水会吐,胃的动能不够,喝进去的水不能化气,所以会呕吐,这时候不能用柴胡汤治疗。哕是打嗝,不停打嗝的人代表胃气已绝,是非常危险的症状,实践中不可轻视,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用茯苓四逆汤。一一〇、 伤寒四五日,身热,恶风,颈项强,胁下满,手足温而渴者,小柴胡汤主之。身热,恶风,颈项强是太阳证,胁下满是少阳证,手足温而渴者是阳明证。三阳并病,只需合解少阳。这也是《伤寒论》的治病原则之一。一一一、伤寒,阳脉濇,阴脉弦,法当腹中急痛,先与小建中汤,不差者,与小柴胡汤。伤寒的脉应该是弦紧,如果病人的阳脉濇,阴脉弦。阳脉寸脉比较浮的时候,知道病在表,寸脉沉下去的时候,就知道表已虚掉,阴脉是指尺脉,尺脉代表里证,阴脉比较弦的时候,表示体内有水,病人有痛的感觉,痛的感觉是因为体内有寒水。水证或者肝胆疾病都可以摸到弦脉。此条辨的阴脉弦代表里寒严重,肚子会疼痛,这时候小建中汤治疗。服药之后还有柴胡证,用小柴胡汤治疗。桂枝三两去皮,甘草二两炙,大枣十二枚擘,芍药六两,生姜三两切,胶饴一升,右六味,以水七升,煮取三升,去滓,内胶饴,更是微火消解,温服一升,日三服,呕家不可用建中汤,以甜故也。(胶饴是麦芽糖)身体虚弱的人得到伤寒表证,可以先用小建中汤补虚,当症状变为纯表证的时候再看是桂枝汤证、葛根汤证还是麻黄汤证,随证治之。实践中小建中汤还可以治疗虚寒的腹痛,实证的腹痛不可以用小建中汤治疗。温馨提示: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,用药请遵医嘱。
本文为原创,经作者本人授权发表,如需转载,请注明出处!